无锡宜兴小毛竹,助力减排大事业!

发布时间: 2025-07-18 浏览次数: 95

在无锡张渚镇茗岭村的江苏亨达竹格填料有限公司,员工们忙碌地切割毛竹,将其加工成统一尺寸的竹材。这些竹材随后被有序地运往加工车间,经过精心制作,最终成为优质的竹格填料。这些填料被广泛销往国内多家央企的电厂和钢铁厂,为减排事业贡献力量。

凭借各方资源的支持,我们致力于自主创新,预计在短短三年内,我们的竹格填料将覆盖国内众多央企的电厂和钢铁厂,实现冷却塔的广泛应用。这不仅仅展现了宜兴小毛竹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巨大潜力,更为我国‘以竹代塑’的新兴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江苏亨达竹格填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鲁继平满怀信心地展望未来。

竹格填料,作为钢铁厂和电厂冷却生产循环水的核心材料,近年来备受瞩目。过去,塑料填料因其成本高昂和高温环境下释放二氧化碳的问题而受到质疑。然而,竹格填料的出现为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资料显示,容量为2000立方米/时的冷却塔若采用塑料填料,每年将释放超过300吨的二氧化碳,而竹格填料则能吸收230多吨二氧化碳,实现了碳中和的目标。

这一创新源自无锡市首位成功研发生产竹格填料的鲁继平。在2000年,他接受了一项锅炉补给水处理设备工程的挑战,并尝试用宜兴竹子制作冷却塔的竹格填料。起初,这只是一个尝试,但几年后发电厂发现竹格填料依然完好如初,这让他和发电厂都感到惊喜。这也激发了他进一步发展竹格填料产业的决心。

然而,要让竹格填料在国内外众多电厂和钢铁厂的冷却塔中稳定使用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测试和充足的原材料支撑。鲁继平历经三年时间,多方奔波,深入考证,最终得到了权威部门的认证:竹格填料可以安全应用于各类冷却塔,且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宜兴小毛竹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潜力,更推动了“以竹代塑”新兴产业的发展。

为把握市场先机,鲁继平在2007年于茗岭村承租了广袤的毛竹林,面积达2.8万亩,并创立江苏亨达竹格填料有限公司,正式涉足竹格填料的研发与生产。历经17年的不懈努力,他带领团队持续探索、创新,突破了众多技术瓶颈,赢得了客户的广泛信赖,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鲁继平领衔申报的《一种冷却塔用竹格淋水填料及其制作方法》成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有效解决了竹格填料密度提升与使用寿命延长的问题。他主导制定了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冷却塔竹制淋水填料》,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通过引进智能化设备和运用国际竹藤中心的最新技术工艺,鲁继平成功将竹格填料的使用寿命提升至10年,并成功完成了22年使用寿命的测试。

如今,鲁继平已与国际竹藤中心达成技术合作协议,迈入了30年使用寿命研发的新阶段。

在江苏亨达竹格填料有限公司,一道道工序井然有序:断料、开片、打磨……平均每天,有超过200立方米的竹片在这里经过智能化生产线的精细处理,最终成为一根根质量上乘、规格统一的弧形竹片。这些竹片经过穿杆串联和上下交错的垂直叠放,便形成了用于销售的竹格填料,广泛销往国内100多家钢铁厂和电厂。同时,公司的原材料来源——广袤的毛竹林也已扩大至5万亩,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江苏亨达竹格填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鲁继平展望未来,满怀信心地表示:“倘若全国的钢铁厂和电厂都采用竹格填料,那么遍布全国的毛竹林将犹如一个巨大的原材料‘仓库’,为这些生产厂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供应。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利用毛竹林这一可再生资源,还能进一步推动钢铁厂和电厂的节能减排,助力绿色生产的实现。”